{文章截取至報佛恩網 - 道證法師編述}

 

佛在心不在外,那又為什麼要拜佛?
拜佛又為什麼要講求姿勢?每一個動作的用意在哪裡?

每一件事, 一定有它的道理.有時有這件事,但我們不明其理,是因為學識智慧不夠; 有時, 我們懂這個道理,而沒有辦法做到這件事, 是因為經驗不夠, 實驗不到。

窮理,理明到了極點,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一切妄念都沒有了,就是忘情! 

用功的第一道理就是要理透,然後功夫才會上手。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還是我們需要拜佛?

佛就是覺者。是對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他了知宇宙中千千萬萬種事物,各種相似與不相似,相同與不相同的生命形態。因為佛對於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心靈的習氣全部了解,所以能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只要眾生肯學習,肯依照他的話去做。

其次,佛還完全了解宇宙間一切生命形態的來龍去脈。也知道生死之間到底是怎麼轉換?如何轉接?因此他能幫助一切眾生從各個生命形態轉換成另一種他們所企盼的生命形態,讓他們能在一種理想的情況下生活。

復次,佛還能印證一切,包括花草樹木乃至山河大地,甚至星球、宇宙,一切沒有感情、無痛覺、無思考能力、我們稱之為無情眾生的東西。它們的成住壞空是如何形成的?佛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至於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之間的關係,無論微細或巨大的、直接的或間接的,何者在先何者居後,以及彼此的依存、互動,他都了然於胸。

佛本是眾生之一,經過累劫修行然後成佛。佛的基本條件有三;第一,他能確實了解眾生平等,所以他對自己很有信心,卻絲毫沒有優越感。其次,有很偉大的成就,所以能了解一切宇宙的真相。他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學習、修行、印證。「劫」是佛陀時代當地人計算時間的一個單位;一個阿僧祇劫,大概是十的後面再排五十個零,用這樣長的時間來學習、修行及印證,所以他能從眾生轉為佛。

佛有很大的成就,但決不執著於已有的成就。當因緣具足時,他還可以放棄他的成就,所以正法明如來,放棄了佛位,退歸菩薩位,以尋聲救苦的觀世音大士身分,來護持法藏比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第三,該他做的,他會當仁不讓,但沒有絲毫的支配欲。他並不期待別人服從,只是一切盡其在我,盡其所能去成就別人。

既然佛沒有絲毫的優越感,所以一定不需要我們拜他。那麼,我們佛教徒為什麼還要拜佛呢?

拜佛是一種運動嗎?如果是的話,


我們看一看,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運動,到底有什麼目的?


大概不外乎是為了身心的健康吧!那要怎麼來運動呢?


所謂運動就是運用各種方式來活動我們的身體


、四肢,以及內臟,乃至身體的任何部分,讓它幫助我們去除疾病,


達到身心安寧,這是運動的最終目的。





正確的拜佛

拜佛為何要五體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長壽,使我們大腦得到運動,有助於開智慧的話,自然都會願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開智慧,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詳,是福慧雙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後,才易於起信,知識分子尤其如是,否則便會誤會拜佛是迷信,以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終日祈求。其實,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便無論他的學問多大,社會地位多高,也會在佛前心甘情願五體投地了。

在佛教裡,拜的學問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學問,受拜者更要有學問,希望從今以後,人家拜佛要心無罣礙。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為什麼?不願意拜木頭呀!佛是不需要我們拜的,佛要是需要我們拜的話,就不能稱佛。為什麼拜佛的功德很大?因為拜佛能使身體健康,開智慧,那是千金難買的,這不是功德無量是什麼?

我們的一切煩惱痛苦起因於太執著。現在學佛了,以後要放下執著、放棄不好的習氣。但是突然間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須婉轉。尤其勸說別人時,更要如此。因為一執著,心裡就沒有光明,現在學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轉,所以拜佛時,五體投地之後,接著手要提起來轉一個彎,再張開,這是象徵得到光明。在雙掌著地時,手掌向裡邊不是黑暗的嗎?當很婉轉地張開就得到光明了,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摩訶薩的慈悲智慧。然後握拳,這時不叫執著,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還要很婉轉有技巧的還諸大地,因為大地培育了眾生及一切生命形態。

在頂禮拜佛時,要將我們的無明煩惱等執著,很婉轉,很善巧地放下,同時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還要迴向在大地生長的一切眾生。然後就用手指尖撐起上半身。

什麼要向內轉?因為從心裡面向內心求,向內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捨,你便要向外宏揚。除了這表法,它還有另外一種意思:我們手的內側有三條經絡,第一條是肺臟跟淋巴系統,中間的一條是血管跟神經系統,第三條是心臟系統跟小腸消化吸收系統。惟有這樣提起來轉一個圈,才能完全發揮兩面肌肉的運動。 

為什麼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課時,或參加法會誦經持咒拜懺時,會喘氣?因為不懂技巧。

無論念佛、誦經、唱讚都有一定的技巧與方法,這是讓我們訓練呼吸。人的一生過程與呼吸有極密切的關係。譬如持名念佛,就是稱念阿彌陀佛,執持佛的名號。

持名念佛法門也有很多種方法;有一口氣念十句佛號的,因為他的橫膈膜運動量很充足,即丹田之力很充足,而且很有經驗,可以一口氣念十聲,甚至二十聲、至三十聲以上,不急不緩、不喘。所以持名念佛法門有一口氣多念,有多口氣(換氣)多念,有用上氣念,也有用下氣念;不懂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念,因此就會喘。為何容易喘呢?原因就是沒有拜佛,就算有拜佛,也不懂要領。如果能用正確的姿勢來拜佛,能量場就會擴大,呼吸就會順暢,氣血就容易流通。

一般人常愛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賽快慢,平常我們的心就難得靜下來,最難修的,就是動中修。凡是一舉一動都是修行,所以身體雖然在拜佛,但仍應練習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鬆以後,這時就可以更進一步專注的來修心。雖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喀!喀!喀!要像打太極拳的樣子,慢慢的,很柔和很連貫得拜。佛教的「太極拳」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體投地、腳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來,就這三招,全身統統都運動到了。

這時不必用軟墊,因為跪得很慢,膝蓋也不會受傷,一點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夠,可用指尖把身體撐起來。功夫再好一點的人,就用三隻手指,更好一點,就用兩隻,最好的只用一隻。


拜佛的意義

拜佛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 當自端心‧當自端身
量壽經說:什麼是第一善呢?—「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而拜佛就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由拜佛鍛鍊觀照力,鍛鍊「正而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在規則之律動中,培養安定力、覺照力、和禮敬精神,再把這功夫,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境界,每一動作。

並不是「拜佛另外拜佛,生活另外生活」—打成兩截。若生活與拜佛脫節,就失去拜佛的意義。


拜佛 --- 「令身正直」是修「觀」之基礎

拜佛 ---  拜佛殊勝功德

拜佛 --- 消除業障,開發潛能

「業障」兩個字,淺顯一點說—「業」就是行為,「障」就是障礙,也就是由過去種種行為累積下來所產生的障礙,不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障礙。所謂過去的種種行為包括—我們心裡想的「念頭」,與嘴裡說的「語言」,和身體的「姿勢、作為」。 

有人以為,要去做相當大的惡事,才是「造惡業」,才會有「業障」。其實,只要心有動念,就有「業」,(善念有善業,惡念有惡業,念佛是淨業);身有動作姿勢也是「業」,某些動作、姿勢會造成身的障礙,就是「身業」方面的「業障」。很多酸痛、疲勞、疾病,和平日「姿勢」有關,亦即和平日「身業」有關,身業又受著「心」之指揮,心有牽掛、罣礙,身就有緊張的姿態,不自覺中就自己製造了障礙(業障)。

為什麼說念佛、拜佛可以消業障呢?因為在拜佛時心念要調整到「恭敬」而且「慈悲清淨」,口裡念佛就沒有其他的雜話,達到「言語清淨」,身體的動作是柔軟又謙和恭敬,可消除平日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壓迫、障礙。這樣身口意三方面都清淨恭敬,就可以消除過去自己身心行為不合理所製造的障礙(消業障),這也順便訓練在「動中的安定」。也彷彿把水管不斷的灌水、沖洗,慢慢的就可以流暢而清淨,可以開發出潛能,也可以活化身體各部分的機能。


拜佛 --- 調伏身心,消除障礙(無住生心) 

整個拜佛律動中,身心都輕鬆而恭敬專注,輕靈流暢活動。

雖在動中—有安定之觀照。

動中—柔軟,沒有僵硬、緊繃,多處載力(多重心)之情形,符合金剛經—「無住生心」的精神。

動中,隨時能靈明地運作(生心)
又隨時放鬆不僵執(無住)輕鬆中,不斷精進(無住生心)

心如輪心,輪子運轉,軸心是「一心」,而且「空心」無著。

輪有前進、轉動,而心無動搖。


合掌的意義:

佛家常以無言的手勢、動作,代表極深奧的道理,故雖是極常見的姿態,也不宜輕忽而過,「合掌」亦然。自古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日常生活中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比如:持食物專以右手,而拭汙穢以左手。 

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就代表「神聖面」與「不淨面」合一,(代表種種「對立」雙方的融合為一,恢復本來一體的真實面目)也代表宇宙的真相道理(實相無二,亦無不二)。般若心經中的「不垢不淨」,亦如此意。故藉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的本來面目。

禮佛,或平時見面合掌,即代表「以真誠面目相見」——消除內心種種「隔閡」、「對立」,彼此之心融通、一如;也啟示我們應返本還原,悟入真理,恢復本來面目,契入宇宙實相。

亦有以左、右手,分別代表「理」與「智」,「定」與「慧」,故合掌代表理智一如,定慧等持;並將十指,配於五大(地、水、火、風、空)或配「十波羅蜜」。

另有一說:以手十指,代表十法界。手指散亂,代表心往十法界亂跑,合掌象徵收攝亂心,而專注一心向佛(向一真法界)。一心向佛,心光就一時遍照十方。亦即提醒修行應「事」與「理」相應、契合。(當下,迴「事」向「理」)。

合掌所表的敬意,不是一般「有差別性」的尊敬,而是由「佛性本源」流露的恭敬。「恭」—共心,共一佛心是體會「彼此本來佛性平等」,由衷的平等恭敬。是體會—「對立觀念未建立之前,本來一體」的自然恭敬。


拜佛訓練目標:

1、開發佛性之力,
培養禮敬(佛性美德)—禮敬諸佛
帶到日常生活(普賢菩薩行願品)
垢滅善生,身意柔軟。(無量壽經)

2、動中「定」- 
如陀螺、車輪旋轉中,心不動,則動亦安定

3、趁安定之「動勢」念佛,加強念力。寂而照)

4、開發「覺性」之用高層都攝觀照力)動中以覺性觀照當下之動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明白之心念佛,順無量光名號之義念佛。(往生論)

5、都攝六根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眼:自然收攝,視力集中。

├耳:自然聞佛號,字字清楚。

├鼻:自然呼吸,而有觀照—
          知息出,知息入。

  拜下:自然呼氣到底,
           (吸佛香)趁自然吸氣之勢起立。

├舌:(1)默念佛時,自然—  舌尖頂上齶、舌面上空,
                    下巴放鬆(唾液流暢)。

                   
          2)出聲念佛時,自然—
                     舌柔軟,輕鬆。
                     下頜關節放鬆,能靈活持久, 淨念相繼。


                      
├身:恭敬禮拜,自然動中安定有律,
         輕鬆柔軟中有觀照。

└意:一心念佛(或觀想)(十六觀經)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無量壽經)

6、一心不亂(阿彌陀經)
┌身:一心,
         自然物理重心:足跟。
└心:一心,念佛。

┌心:萬緣放下。
└身:萬肌放鬆(關節柔軟)。

┌心:無住生心。
└身:動後立即放鬆,不僵執。



禮佛方法及觀想

1、佛者「覺」也


拜佛是「覺性」之開發,非「盲目崇拜」,亦非「慣性動作」。〔不知不覺被原來習慣性動作拖著走〕。 

拜佛要培養「迴光返照」之能力。

使「覺性」在「慣性」之前起用,而非一般之運動。故須時時觀照「當下之動作」。因此拜佛中注意「勿閉目」。

始終收攝眼神,觀照自己—「觀自在」。

視力集中於中線。

須知道自己「正在作什麼」。〔猶如頂上有佛在觀自己〕

不可「糊塗不覺」。〔拜「迷」,非拜「覺」也〕。

須都攝六根,不可散漫上下。

2、立如松,正而鬆


兩腳以「前八後二」站立。 

頂天立地—立如松。

以「足跟」支力,深吸氣,全身放鬆。

檢查「足趾」—完全放鬆。 

頭如懸鐘,空靈端正,耳對肩中。

後頸貼衣領,收下巴〔頸椎—胸椎對直〕。

由足跟中點—脊柱—頂門上,彷彿一線拉直。

下頜關節放鬆,勿咬牙切齒,舌、軟齶、咽喉,都要放鬆柔軟。「舌尖」頂於上齶。「舌根」上空,如含一團空氣。〔如此,唾液腺之「開口」通暢,鼻中—咽喉氣道亦通暢〕。

鬆則氣脈通,頂上清涼,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攝心〕



雙手合掌當胸〔肩臂放鬆〕。

「拇指根」對齊「膻中」穴。〔「膻中」穴,在二乳尖中點〕。

「手」勿壓迫「胸」〔約離一公分〕。

自己觀照檢查,五指併攏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須用心觀照,心散,則小指開〕。

手雖端正,而很鬆柔〔勿緊張〕有如左手貼右手休息,右手貼左手休息。

深吸氣,肩放鬆,腋下留些空間〔腋勿夾緊〕。

保持端正放鬆,吸氣充滿狀態。

收攝眼神,觀兩手合縫〔中線〕。

進觀「後鼻孔」中道之氣息。

4、俯首〔反觀〕



柔軟垂頭敬禮 

頭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貼胸」,頸放鬆完全不用力。〔開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頸肌」長期僵緊縮短,只要放鬆,多練幾次—「有如瞌睡般,頭自然鬆落,完全不著力的動作」就可放鬆拉長頸肌〕。

仍收攝眼神,反觀自己,拜佛是修習「動中定」—在動作中,眼前「境」雖變動始終都攝眼神於中。〔都攝六根〕

5、躬身〔脊椎向後拱〕〔謙退〕




注意:並非向前彎腰〔重心偏於「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





立定腳跟〔趾鬆靈,不載力〕。

垂頭,觀照中心線,觀照自己如何動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動作。如仰臥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後,使脊椎向後拱起。〔腹「臍」可退一尺〕。而手臂鬆、不動。

6、鬆肩〔放下〕



保持垂頭,躬身。 

合掌之手,對準「跟中」下垂。

掌仍合好,沿中線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雙肩拉下,拉開。

消除平日肩背緊張之障礙。〔手下垂對準足跟中點,尚可作為指標來檢查,身是否已充分後退〕。

以下7.8.之連續動作是手觸地〈跪前〉瞬間之「過渡動作」。雖很快就過〈約三秒〉,但對保持重心不動,及開發「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過,須明白觀照。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柔軟〕






持續以上俯首—躬身—垂手。

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觸地。〔彷彿後有椅子,而小腿貼靠椅腳,向後「坐下」般。〕

眼神專注中線〔二跟中點〕,「臍」沿此中線,直下趨向「跟中」直到手能觸地。

柔軟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轉向後方便按地。

因前「躬身」動作時,腿和膝已曾向後退,故接著「屈膝」時,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


                    ┌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
〔比較〕:│                    屈膝時,不耗力於平衡,腿不酸,可鬆。
   屈膝時    
                    └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則非自然物理重心,
                                            須耗力於平衡,緊張,腿 酸。

曲膝:表折伏傲慢,降伏煩惱 

鞠躬:表謙卑恭敬,尊重聖道,身心柔軟,消除我執

整個連續動作中,保持重心穩固不動,表「一心不亂」,鍛鍊動中之「定」,動中之「觀照力」。柔軟又安定地準備跪下。


8、按地跪下〔謙恭到底〕






至雙手指尖觸地,可以「手」作支點時,足跟才離地,以膝著地,跪下。〔跪之瞬間—腳底和腳趾間的「關節」會充分拉開,每隻腳趾之筋都拉到,運動到了。〕 

手按地之恰當位置,是讓膝跪下時,正好指尖齊膝。

兩膝分開些〔約開5公分〕〔不必太開,以免趴下時脊椎塌下。〕 

膝一到地,手即放鬆〔柔軟〕〔不白費力僵持,始終保持單一重心—一心〕


雙手下垂,並運按地,有相當深刻之涵義—

                        右      右 觀 慧 實 悲 智慧
佛法中分別以  手代表
                        左      左 止 定 權 慈 慈悲
 

                                                ┌定慧等持
故雙手同時並運按地,代表├止觀雙運
...等涵義
                                                └悲智雙運

雙手下垂,表放下煩惱得自在,一心向佛。

雙手按地、下跪,表謙恭到底,慈悲到底。


9、跪坐放鬆〔狂心歇息〕



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輕輕相接觸,而不相壓,坐在二足跟之「內側」,跪著坐定,以體重壓開二足跟。
〔可拉開踝關節,刺激「淋巴反射點」〕。〔此時重心仍在「跟中」〕。註:「跟中」—二足跟中點。

10、伸手迎佛〔背塵合覺〕




坐定、重心在後跟中,身放鬆。

保持垂首〔勿抬頭〕。

雙手柔軟,向「前方中央」伸直。〔方向如圖〕↗↖  〔雙手指尖貼地滑行〕

手雖「伸直」而「鬆柔」,不僵硬,但有拉開二肩之拉力。

此時是小腹向地面貼近,上身鬆柔。〔力在丹田〕

11、五體投地(深投覺地〕




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後腳跟中〕。

以「中指尖」為支點,按地。

兩肘,向「外」「前」方撐開,順便貼地,肘對齊耳孔。二肩拉開〔肩背平〕勿聳肩侷促,腋下拉開〔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貼於地〔平等心〕。

撐開肘之同時,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貼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徹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會緊張,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經之壓迫和障礙〕。

此姿勢 頂門—臍—跟中 約呈一直線。

12、翻掌接佛〔轉凡成聖〕




先輕輕半握拳〔由小指帶動〕

在將手掌翻轉向上,如蓮花開,如掏心供佛。〔此表決志轉變自己,向佛學〕。〔翻掌時,盡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傾斜〕,但勿僵持使力,須立刻放鬆,使手指如蓮花瓣輕柔〕

以此「蓮手」承接佛足。雙手約於頭前「一拳」處,雙手中指約距4寸,手指雖鬆,而須整齊柔軟。

13、與佛會心  生佛交徹



翻掌接佛時,觀想佛立於我蓮手上接受禮拜,此時與佛會心一笑。

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頂門直入,充滿全身心。〔此時全身放鬆,微笑自然徹底深呼吸〕。〔由外可見,全身如充氣般鼓起,甚至兩「腰脅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脹之吸氣〕。

14、恢復跪坐〔歡喜信受〕



接佛後  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帶動〕〔領受佛力〕

再翻掌向下〔平貼地面〕〔平等布施〕

趁吸氣之勢—〔自然吸,非刻意吸〕

由頂上拉起,恢復跪坐,手亦收於膝旁〔指尖齊膝〕。〔由頂上拉起,如木偶之吊繩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鬆,不用力,並非靠腰背使力坐起來〕。

15、跪翻腳掌〔歡喜起行〕




以「膝」作支點〔雙手於膝旁稍扶而已〕。

由頂上中線拉起,自然臀離坐,使腳能靈活翻轉「V」變「八」。〔身放鬆才能靈活〕〔肩、手勿沉重載力下按〕
〔目的是使站起時,腳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後二」,如此才能立於原位〕。

16、恢復立姿〔堅固不退〕




趁著吸氣之勢〔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時〕。〔如木偶被拉一般〕—被佛,由「頂上中心線」拉起來,很鬆靈,瞬間就恢復立姿。

〔起立完全不費腰肌之力,亦不是靠雙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頂上拉力」。頭始終在最高點,須用心體會此起身之要領—是如由頂上拉起般,心勿罣礙身體其他各部位〕。

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後抬頭,如此則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以上文章截取至報佛恩網 - 道證法師編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